第一首单曲《荒岛》发布之后,梅卡德尔乐队新专辑《阿尔戈的荒岛》今日又有两首曲目上线——《调制失效漏洞》以及《失焦》。
新专辑里,《调制失效漏洞》是风格非常鲜明且跳脱的一首作品。阴晦的氛围中,交响化的乐章伴着赵泰撕心裂肺的呼告。反复唱到的“我失去表达的原则与主张”是全歌的点睛之笔。如此的悲悯与痛苦,却以一种看起来是极为活泼的方式来表达,这是欢乐背后的暗黑。
这首歌可谓是一首变形之作,制作人张方泽在合成器与铜管的编曲上,对这首作品进行了大刀阔斧地修改,直接把原本单一的独奏改编成了铜管组,然后在段落上进行了大段的删减,最后在混音中用了一些特殊技巧,让整首歌完全变形。这样做极大的丰富了音乐的宽度,段落变得更加紧凑,巨大的动态又让整个音乐的弹性保持得相当到位。
制作人张方泽也对梅卡德尔这张专辑有着极高的评价:“隐秘、神秘、偏执而疯狂,咆哮轰鸣的吉他与支离破碎的噪音一起,混合着诡异的合成器,让人身处狂躁的风暴之眼时而又能触摸到斑驳绚烂的彩色光线,优美而暴力。而赵泰的演唱像是某种巫术般的低吟,即可治愈创伤也能诱发感染。”
《调制失效漏洞》的主题,赵泰这样说:歌名应该分开来看,调制,失效—漏洞。我们不是什么程序,却逐渐陷入程序化的生活当中,生命变成了数据,情感变成了数据,隐私变成了数据,是的,一切都是数据化时代的大数据,我们被分类、被售卖、被操控。我们快乐么?很快乐。为什么?因为我们习惯了数据化。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网络会记住我们的词条,然后推送给我们想要看到的,屏蔽我们不想(或是无法)看到的,这有问题么?如果我们都只能看到我们想看到的,眼前的美好是真的美好么?眼前的苦难是真实的苦难么? 随之而来的是我们大脑的固化,戾气的攀升,当我们看到不想看到的东西时,我们破口大骂,我们习惯性的付诸生理性的痛快,我们似乎不用思考什么,一切在网络上(在数据中)都有答案,我们只需要像个小学生一样,把作业抄好,把答案背过。人人都想考满分,然后,人人通过网络,都可以得到属于自己的满分。这时候,有人问,“你是个人么?”我不知道这个问题在数据中,是否有它相应的答案。 当人被引向某种单纯,无论善恶,那些随波逐流者都是悲剧。于是“我失去了表达的原则与主张”。
关于歌中唱到的“艺术是个空洞”,这便是我们数据化时代的一种具体表现,艺术本身的概念。当下我们所面临的困境是,艺术可以被复制(被抄袭),篡改(误读),甚至被拿来作为某种工具……艺术不再主张创造,艺术变成了拿来主义,而创造留给了科技,留给了一串串冰冷的数字。而我们的“艺术家”,早就丧失了想象力,当艺术变成空洞,我们剩下的,就是娱乐至上的集体狂欢了。
另一首《失焦》则是一首低徊的进行曲,它像一部跳跃的回忆录,蹉跎踯躅,而无悔的是,“至少生命曾在火中舞蹈”。《失焦》与专辑中的《失忆》、《失声》相互呼应却又在表达上各自独立。《阿尔戈的荒岛》作为梅卡德尔的第三张唱片,是梅卡德尔三部曲的一个收尾,无论从音乐表达和设计概念,都将成为一个终点和起点。于是,专辑监制张晓舟提出了做一个专辑内的三部曲的概念,让整个专辑的空间层次更加丰富,也同时可以和唱片的三部曲概念形成一个呼应,专辑内的三部曲即《失忆》、《失声》、《失焦》。
这三首歌具有一种分解《阿尔戈的荒岛》这张唱片的功能,每一种体现,都代表了内心的某种形态,以此来阐述我们内心中那片“失意(失忆)的荒岛”。联系到《阿尔戈的荒岛》所突出的一种精神迷失所带来的困惑,更有了一种从精神到身体逐渐流逝的时间轴,更加具象的表明了《荒岛》逐步形成的过程。
九月中旬,《阿尔戈的荒岛》实体唱片将全面上市,8月27日正式开启预售。在前几天发布的专辑概念短片中,我们看到的是荒诞、凶险、孤独,映射着我们漆黑一片的内心。在短片中,实体专辑的面亦被揭开——一场蓄谋已久的破坏,一次假想的历史现场重现,带我们走过《梅卡德尔》——《自我技术》——《阿尔戈的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