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浪潮的影响下,社会的生产生活呈现数字化、可量化的发展趋势,以移动互联app为例,大数据正贯穿社交、电商、外卖等多个领域。企业可以通过后台收集的大数据进行动态分析,提前捕捉用户动向,预测消费行为,以此为基础进行决策,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由此,大数据对品牌的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外卖品牌“至味优粮”,就将后台数据分析发挥到了极致,在4月19日晚天津卫视《创业中国人》节目中,闫寒就分享了至味优粮的风雨成长路。
而立之年辞职改创业 闫寒偶遇外卖行业新春
至味优粮的合伙人闫寒本是一名国有银行数据中心的工程师,30岁那年,他仿佛看到了自己50岁依旧匍匐在办公桌前的模样,一成不变的生活让他决定辞职,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五年前,中国的外卖app开始初露锋芒,闫寒凭借自身数据工程师的优势,很快嗅到商机,与朋友合开至味优粮外卖店,在五年时间内,就从北京国贸街边不起眼的小店成长为遍布26个省,200多家门店的外卖连锁品牌。虽取得了不小成就,但闫寒坦言,自己一刻都不敢懈怠。
外卖行业的残酷往往只有业内人才深有感触,这是一个初创品牌存活率不超过半年的行业,至味优粮同期创立的品牌,存活下来的不过三五。闫寒在《创业中国人》现场也为观众揭示这背后的原因。
与传统餐饮行业“十年磨一剑”,打造100分的爆款单品吸引流动客户的模式不同,外卖行业则需要“一年磨十剑”,持续稳定输出80分菜品来稳住固定客源。传统餐饮面对的是松散,不确定的客流,靠着让人一见倾心的菜品,持续引流;而外卖行业面对的是店铺辐射范围内,所有固定的客源,这就使外卖不怕没人点,而怕客户会吃腻,当大量“吃腻”的客户占据人流量资源而不产出价值时,店铺就很容易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
立足大数据科学分析 至味优粮打破外卖困境
闫寒在发现外卖行业困境之后,凭借自身数据工程师的优势,对外卖平台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抛开传统餐饮利用爆款单点突破的思维,抓住人们味蕾“喜新厌旧”的特点,成立菜品研究团队,实现高效、稳定、批量生产。闫寒还会根据菜品的受欢迎程度进行菜单的动态调节,淘汰下架末位菜品,持续上新以留住客源。
此外,通过数据分析,他还发现,客源流失的根本原因在于厨师手艺的不确定性。厨师的心情、状态都会影响菜品的质量,偶尔一次的发挥失常,就可能导致客户的永久流失。因此,闫寒和团队对症下药,研发炒菜机器人,采用统一的标准保证来消除厨师因素的不稳定性。2018年,炒菜机器人在至味优粮全国门店陆续投放,新扩张门店100家,替换率达到70%。此外,在机器人发生故障时,总部安排人进行火速维修,并配备专门的维修手册。如今,炒菜机器人已经成为至味优粮的“独门武器”,《创业中国人》节目现场中,闫寒也邀请观众进行品尝,获得了“根本不像机器人炒的菜”的赞誉。
至味优粮谋求新发展 《创业中国人》指点迷津
据闫寒了解,《创业中国人》节目自开播以来,已经帮助过许多正处在迷茫期和瓶颈期的创业者给出行之有效的建议,因此,这次他来到《创业中国人》节目现场,并不是为了获得资本方的资本助力,而是希望6大前沿投资方能为至味优粮未来的发展提出卓有成效的建议。对此,投资方纷纷给出自己的意见,世纪华星金炜表示愿意在餐饮模块化领域提供帮助;雨林资本袁中一愿意在高新领域给予助力;能图资本熊春对至味优粮中餐标准化的形式表示肯定,并愿意提供C端帮助,最终,闫寒与拥有共享厨房项目的至合资本徐科达成合作。
至味优粮能够成为中餐标准化的领先者,背后离不开大数据的精准核算,互联网时代下,智能化的产品和技术层出不穷,《创业中国人》节目中,另一位创业者付浩的黑科技“共享经济健康舱”也引起投资方的热烈讨论,共享模式依靠融资跑速度、违背基本商业模型的缺陷已暴露在ofo、摩拜单车等企业的运营管理中,对此,至合资本徐科给出共享经济赛道上一定需要精算,先融资做内容打造,再逐步吸纳加盟商的观点,解除了付浩的担忧。
草根创业者在品牌扩张路上,也许会碰上专业知识方面的屏障,童少爷创始人张远义不会品牌估值的问题,在节目中也得到至合资本徐科用净利润和增长率进行品牌估值的专业解答,同时也收获了世纪华星金炜将童少爷品牌在一年内做出一个亿的估值的承诺。
不论是新兴外卖、黑科技健身舱亦或是传统餐饮,创业者们遇到的障碍各有不同,但想解决问题的心情却是同样的殷切诚恳,当他们带着疑问来到《创业中国人》节目时,6大投资方都能尽其所能为创业者们解答疑惑,在未来,相信有更多创业者登上《创业中国人》的舞台,用自身经历帮助更多仍处在迷茫中的创业者们。